close

林信華

人緣好的人,好像到哪裡都很順利。就為民服務這一件工作,好的人緣容易得到人民的親近和信賴。當然你的誠意,也是可以感動人民的。

   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,感覺人民總是對你有距離,或者根本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,是一件不好過的事情。當然政治人物訓練有素,久而久之也習慣了,甚至無所謂。其實你的人緣和誠意仍然可以有所改變。在還沒跟他們說你要為他們做什麼之前,風格是很重要的。

    我們可以建構自己的風格,但社會和大眾也在塑造你的風格。

就像競爭激烈的推銷業務員,業績好的與不好的,年收入就可以差上好幾倍。他們一定有他們的辦法和技巧,甚至有很好的推銷和管理素養。

現在想要了解的不是這些技巧和辦法,而是在今天的資訊社會中,人緣與風格的養成是怎麼一回事。我想要有這樣的養成,它轉變上的限制是什麼?

 

    在地方政府工作的時候,偶而會和比較激烈的群眾進行協調。也觀察到不同主管的溝通效果會不一樣。這些主管都很優秀。但比較特殊的是,有些主管出面的時候,群眾的情緒比較不會激動。現在講的是那個主管剛進場的狀況。其實涉及到利害關係的協調時,一般群眾都不會太平靜。

群眾一開始面對不同主管的態度有時候是不一樣的。這原因可能很多。

可能是他讓人覺得很內行,比較有威望,平常大家比較熟,或者以前的經驗讓大家覺得他們的訴求比較有希望解決等等。但仔細回想,這個主管的人緣蠻重要的。

對群眾最常講的一句話,也許是我們會儘速回去協調,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案。但不同主管講這一句話的效果有時候不一樣。有的會被罵得不歡而散,有的會被離席抗議,有的會被鼓掌。不同主管的風格就在給群眾答案。群眾在面對不同風格的主管,其實內心的尺度似乎是可以改變的。

    這種經驗也可以發生在看病的時候。有時候我們會比較喜歡給某個醫生看病。也許是習慣了,這個醫生比較行,或者他比較親切等等。但總而言之,看到這一位醫生很舒服,似乎是一個整體的感覺。

    我們通常會希望自己的人緣和風格受到別人的肯定。除了有成就感之外,起碼做一些事情也比較有效率。

    但這不是想要,就可以馬上得到的。

    甚至在我們今天的資訊社會中,這件事更難做到。

    美國管理專家杭特(J. C. Hunter)建議我們在這方面是可以改變的。他先區分個性(personality)和性格(character)。在一些心理學的見解上,個性大概在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定型。而性格是不斷成長及發展的。他認為,這個社會不會要你為你的個性負責,但卻會要求你為你自己的行為負責,也就是為你的性格負責。

生活之中最艱難的事,不在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,而是要能做正確的事,即使並不那麼喜歡這件事。他認為成功的領導人必須具備這種性格。它是每一個人習慣的總和。

他的結論是,我們還是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,而且這個決定可以從今天開始。

這意味著改變我們的習慣。長期不斷重複一些行為,改變就會發生。

    杭特是位管理專家。他的說法也被很多人所接受,甚至被用來實踐。但問題是,不斷改變習慣,做出正確的決策,這是什麼意思?

    如果正確的決策是符合社會價值和期待,那將是一個無止境的漩渦,因為縱使社會價值和期待是清楚的,我們並不容易將它們訴說出來。更何況它們在今天的社會中常常是不清楚的。

    如果正確的決策是以成功或不成功來衡量,那我們只好盡量地改變我們的習慣就好。因為我們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成功。

    記得以前宜蘭縣希望可以發展成一個科技縣大學城。決策非常地清楚,決策者一定認為他們做了正確的事。在那個年代,多設大學不知道是誰的主意,但畢竟似乎有相當程度的共識。現在大家都知道,大學太多了,多到沒有競爭力。大家還常常在笑,總分不到十分也可以唸大學。

科技的發展看來是一件非常基礎的事情,也非常重要。新竹科學園區在宜蘭設立基地,似乎也是一件蠻符合社會期待的事。雖然不一定是別的縣市有科學園區,宜蘭就應該要有。但這並沒有考慮清楚大環境的快速變化。適合宜蘭的科學園區應該有什麼產業,至少要跟西部的區別開來吧。它的結果是,可能不一定會有廠商願意進駐。看看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的例子就知道了。

    談到這些例子,並不是要事後批判這些決策。而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資訊社會,社會已經過於多元的社會中,所謂做正確的事或決策本身就是一大考驗。

當然這只是挑戰很大,並不是要放棄做正確的決策。我們仍然希望可以做最正確的選擇。

    其實不論是個性還是性格,都是在社會場域中養成的。

    而且把個性和性格區分開來,並不是一件恰當的做法。

性格在做出決定時,個性也是關鍵的要素。美國社會學家米德(G. H. Mead)是個優秀的學者,他提醒我們,自我(I)雖然可以本著意志和決心選擇一些事情,但必須是在社會關係中成形的。我們(We)的關係是自我決策和認同的前提。自我每做一個決定和行動之後,其實自我也已經有新的面貌,它是自我的另一面(me)。

    我們真的每天過著習慣的生活。每天的步調差不多,辦的業務也大同小異。甚至每天在做同樣的決策。事實上,我們每天都是在用著我們腦袋已經有的資訊在生活。它們是在社會關係當中被學習到的,也被用在你的社會關係當中。努力一點的人或關係比較寬廣的人,他腦袋裡的資訊會比較多。但相較於外部世界的龐大資訊,它總是一點點而已。

    在這種情況下,要做出正確的判斷的確需要磨練。這種磨練有很多方法,一些管理學的書籍講了很多。他們的見解也不一定一樣。

    我比較不同意將個性和性格區分開來。兩者都是在社會網絡當中不斷互相影響和成長。它們也不可能從社會網絡當中獨立出來,因為每天的生活是不斷在進行著。兩者的結合其實就是一個人的風格(style)。

    在日常生活中,有時候會聽到人在講,這個人的風格不錯。其實講的是個性和性格都不錯。這個人很善良,很客氣,也很有決策力和執行力。作為一個領導人,就是他的型非常突出。

    一個人的風格不可能是憑空想像出來的,也不太可能靠一兩次的決心就可以造就。它是要在一個社群或整個社會中磨練出來,社群或社會對個人是有相當影響的。法國當代社會學家布爾迪厄(P. Bourdieu)對這個道理有很深的研究。

人餓了一定要吃東西,似乎是一個非常習慣而且屢試不爽的現象。但要了解一個人的風格養成,當然不只是這種簡單的習慣性動作。一個人的風格要是太特殊或者離大家的習慣太遠,大家只會覺得這個人很奇怪而已,縱使他有豐富和異於常人的內涵。所以一個人要有好的人緣和風格,不可能完全脫離於大眾的眼光。

布爾迪厄用了一個名詞來告訴大家他想要說明的,慣習(habitus)這個字。你我每天可以很自然的生活,大部分時間不用思考什麼規則,就可以在社會中活動。更重要的是,整個社會也是這樣不停的運轉。慣習就是一個持久的傾向系統,是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獲得的。傾向就是認知、感覺、做事與思考的偏向態度。

當我們看到一個政治人物在做某件事情時,他習慣上有一些從內心深處來的堅持,這是他的價值(ethos)。我們也看到他的身體儀態(hexis),他在政治社群中慢慢養成的。世界各國的政治領袖、企業家或者民間人士有時候不講話,就可以在群眾中影響大家。他們是有魅力的,他們在群體中養成的價值和儀態可以形成對特定人群的光環。

    這個光環除了有自己的魅力之外,其實社會也在塑造他這個光環,特別是媒體。他的風格是和社會習慣相契合的,特別是在特定的人群當中。特定人群的品味、信仰和習慣總和,就是他們的生活風格。這通常包括政治立場、哲學信仰、道德信念、美學偏好,以及飲食和文化等等習慣。

有時候一個人很有才幹,也非常有道德感,但不會成為媒體寵兒。因為他的風格仍然與媒體這個特定人群的生活風格有所距離,而媒體在這裡也只是嗅出這個人可不可能有他的大眾光環。

所以除了有自己的特殊型態之外,對社會種種生活風格有所敏銳度,並且善於媒體的演出,他比較可以被大眾所接受。大家回想一下,我們社會的確存在巨大光環的政治人物,從以前到現在。看看他們的粉絲,看看他們走入人群中的情景。他們不需要講話,就具有很大的影響力,甚至已經解決了一些問題。

    當然這個光環會消失的。甚至變成大眾不喜歡的對象。

    但這是他的才幹消失了嗎,他的好個性和性格消失了嗎?很多人不會認為是這樣。

一些媒體人會說,這個人過氣了啦。在快速變化的生活風格中,雖然不一定要說大家喜新厭舊,但畢竟風格的塑造和消失是非常快速的。

    在這樣劇烈變化的社會中,寄望這樣的人緣和風格,似乎都只是短暫的。更何況政治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。

其實我們希望有好人緣好風格,社會本身就是我們轉變上的限制。

如果一直投入在社會的漩渦中,不斷地追尋這種目標,不但會傷痕累累,而且很快就會迷失自己。別人的奉承,今天一時的曝光,還真誤以為自己是有影響力的。

適度與社會大眾和媒體保持距離,看看今天的社會狀況是什麼,了解自己所處的情境是什麼,才是轉變的開始。

一個人緣好的人,是會讓大家看了很舒服。這不需要透過媒體,也不需要社會來塑造。如果透過媒體塑造,它注定是短暫的,輕浮的。

現在美國一些管理學大師告訴我們,要卓越領導,就要先放空自己。把既有的訓練和想法先擱置,平靜地面對部屬。你自然會聽到部屬的聲音,感受到部屬的生命。你平靜又善良的眼神,自然會凝聚部屬。而且在最有創意的空間中,互相地激盪。其實每一個部屬都有他的想法,也有他想要的東西。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。

    在社會生活中追逐好人緣,是一件辛苦的事情,甚至是一件注定失敗的事情。美國諮商心理學家卡普蘭(M. Caplan)很深刻的告訴我們。就像那些管理學大師講的,放空自己之後,才會有真正的力量出現。

你給別人的親切感,不可能是塑造出來的,裝也裝不出來。所謂的社會關係有它的一體兩面。一方面它是人們生活的主要網絡,一方面它一開始就讓人與人之間有距離,人與人之間是用面具在互動的。每天對自己所獲得的心得,以及其他人對你的印象,加加減減就是你認為的自我。這個自我總是帶著面具的,怎麼可能會給別人深刻親切感。人緣怎麼可能又是真的。

    先不要執著這個自我,就是轉變的開始。

    真正的風格是內心在聆聽自然和大眾的聲音時,所共振出來的型。

這看起來是一種修行。政治人物和企業家有一些修行,也是蠻平常的事。不過我想是這樣,這種修行並不是要和社會切割,或者遠離社會。其實我們並不需要憤世嫉俗,我們只是在實踐一種符合自然生命的生活方式。這不必要求別人也這樣,也不必徹底改變社會,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。

社會不一定是和諧的。其實在一些社會學家的眼中,社會本身就是一個衝突的場域。衝突不是要瓦解這個社會,而是尋求溝通和共識的過程。我們不必畏懼衝突,只是如何在衝突中,可以凝聚大家的想法。這需要耐心,也需要智慧和技巧,更需要受人歡迎的人緣和風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wyi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